All rights reserved ©2021 Jinko Power.Powered by Webfoss.浙ICP备15009312号-1
2024-11-12
“活下去”,当时喊出这个看上去有点儿不合时宜口话的万科,不曾想到竟一语成谶,这家以财务稳健著称的房地产行业龙头也在经历周期波动。
11月初,万科也碰上了恒大集团、碧桂园、华夏幸福曾有过的股债“双杀”,市场的波动很“惊魂”,深圳市国资委不得不出面力挺,说万科债券波动非理性,将全力支持万科应对风险,并准备了五项举措。
回过头,再品味 “我们要活下去、活得久、活得好”这句话,万科很有先见之明。
01
说时代是一粒尘,落在个体上就是一座山。
过去5年,国际经济环境叠加国内经济周期的变化,让各行各业倍感压力山大,房地产行业更是首当其冲。
形势所迫之下,有的选择积极自救,有的开始狂热“追光”。
被恒大集团一下坑掉15年净利润的嘉寓股份搞上了HJT,这家公司在2022年8月4日公告,公司不生产HJT电池,已具备HJT组件批量化生产能力。
女首富杨惠妍掌舵的碧桂园,于2022年6月牵手保利资本,成立了宝碧新能源,涉足分布式光伏市场。
宝碧新能先后在北京、广州和福建等地开发了项目,还获得了固德威黄敏、蔚来汽车李斌的青睐。成立1年多,引来10亿融资。
看上去,宝碧新能已有 “杨家有女初长成”的意味。
与碧桂园有交集的下游供应商,欧昊集团也在全力“追光”,通过控股金刚玻璃进入HJT电池和组件制造领域,还换上一个很霸气威武的马甲--金刚光伏。
2022年8月,欧昊集团还与四川房产“一哥”蓝光发展共同出资1亿元,成立了欧蓝光伏。
新近在四川达州大竹签下总额103亿元硅棒、TOPCon电池的深之蓝(广东)建设集团,也是房地产转型而来。
这家名称很容易人联想到洋河天之蓝的公司,与8月份签约拟百亿投建硅棒、电池片项目的江苏超晶新能源,有着同一实控人,他的名字叫欧益春。
房地产遭遇拐点的时候,光伏承载着万科5年前立下的目标。
切入光伏赛道的不单有保利资本、碧桂园、欧昊集团、嘉寓股份、蓝光发展、深之蓝(广东)建设集团,还有皇氏集团、五粮液、联想控股、沐邦高科、和邦生物、乾景园林、棒杰股份、奥联电子、奥维通信、三五互联、江苏阳光、华民股份、宇晶股份、滨海能源、泉为科技、永和智控、宝馨科技、海源复材、正业股份……
一大批,超过50家来自房地产、玩具、酒品、汽车、互联网、园林、纺织等领域的上市公司,把宝押到了高景气度周期的光伏产业。
过去的2022年,归功于装机需求旺盛、产业链涨价,光伏产业的盈利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通威股份、大全能源、特变电工、隆基绿能分别交出了265亿、191亿、158亿和144亿元扣非净利,TCL中环、晶澳科技和合盛硅业年度扣非净利皆超50亿,分别为64亿、55亿和50亿。
02
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光伏的市场环境也在发生深刻变化。
今年5月,上海SNEC光伏展上,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接边抛出产能过剩的言论,让资本市场打了个激灵,但未能挡住扩产的狂热。
据粗略统计,自今年6月1日以来,签约、开工、投产的光伏项目数量月均达25个以上,5个月新增项目超过100余个。这让全产业链各环节原本充裕产能更加富足。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全年有效产能均超过600GW,年末产能均将达到900-1000GW,远高于终端装机需求(DC)的450-490GW。
预计到2024年年末,主产业链各环节产能均将超过1000GW,届时各环节产能利用率估计均不超过60%。
在产能饱和之外,库存高企也在压制行业。
据挪威咨询机构Rystad Energy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8月底欧洲光伏组件经销商的组件库存达到80GW,而欧洲今年全年的装机量(DC)预计最高不超过90GW。
早在2023年初,产能过剩的信号,已开始向全产业链断崖式传导。
硅业分会最新数据,N型料成交价7.00-7.80万元/吨,平均为7.39万元/吨,单晶复投料成交价6.50-7.00万元/吨,平均为6.83万元/吨。
较年初的价格,硅料价格跌幅已超过50%,以年内最低点计算,硅料价格较2022年最高点33万元/吨,最大累计跌幅达80%。
市场环境变化之快,跌价幅度之大,远超行业想象,其中可能包括多晶硅新龙头合盛硅业。
今年5月11日,彼时硅料还在15万元/吨徘徊,合盛硅业董事长罗立国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合盛硅业今年年底多晶硅产能将有40万吨,等到明年一季度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多晶硅企业。
凭借规模化产线支撑,罗立国还表示,即使明年多晶硅卖7、8万元/吨,合盛硅业还能赚。
早些时候,合盛曾计划于10月份投放20万吨产能,现已推迟到第四季度。
11月7日,在Q3业绩说明会上,面对投资者的提问,“增收不增利”的合盛已经少了年报时的豪气干云,说20万吨项目还在试车。
投放屡落空,别说这20万吨项目试车,还真机车!
面对硅料不断下探,年过八旬的徐广福应是看得门清。
10月31日,大全能源发布公告,包头二期10万吨多晶硅项目推迟到2024年第二季度。
大全能源是签单“专业户”,2022年签订时价3000亿元左右的供货长单,现有多晶硅产能20.5万吨。
项目的推迟,说明市场形势不乐观。
不得不提,面对疯狂扩产,清醒、理智如徐广福者,山东航禹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文磊是其中之一。
这位至纯至善的光伏“吹哨人”,对行业发展趋势洞若观火,准确推断硅料年内将破10万元/吨,还精准预判光伏股走向。
2023中报显示,大全能源硅料生产成本4.16万元/吨,协鑫颗粒硅生产成本在3.5万元/吨以下,特变电工生产成本在5万元/吨以下。
业界公认成本控制最好的通威股份对外披露硅料生产成在4万元/吨以下,这个价可能还是留有后手的。
纸面上看,硅料跌至7万元/吨,硅料CR5还有的赚。
至于砸进400亿元的合盛,有没有赚头,就无从得知了。
数日前,“草根光伏”发文《新玩家上马多晶硅项目,何以命运多舛?》后, 引起了一位业内朋友共鸣。
他戏称,行业可能会出现未投产,先破产的现象。
光伏市场形势变化之快,也打了行业大佬们一个措手不及。
10月30日,隆基绿能公告,第三季度营收、净利同比分别下降18.92%和44.05%。
这对“周期之王”隆基来说,是为数不多的一次“失手”。
在Q3业绩说明会上,李振国坦承,复盘看来,隆基做得不对。这相当于隆基变相承认对市场形势存在一定误判。
隆基的调整和应变很快。
据“光伏资讯”消息,11月6日,某光伏龙头将单面组及585以下组件下调到1.05元/瓦左右,降价接近1毛。
文章还说,这意味着晶澳、晶科、天合的组件可能都在1元/瓦以下。
如今,光伏组件已全面走向1元/瓦新时代。
11月6日开标的中国能建2023年光伏组件集中采购招标(15GW)中,P型组件最低投标价0.9403元/W,N型组件最低投标价1.0032元/W(均不含运费),同一企业N-P平均价差低于5分/W。
11月7日开标的大唐集团有限公司2023-2024年度N型光伏组件第一批集中采购招标中地,N型价格进一步降低。单瓦平均报价最低为0.942元/W,有3家企业投标价低于1元/W。
不难发现,本来对P型组件有一定溢价的N型组件也跌破了1元/瓦。
当组件跌至1元/瓦,李振国认为非理性的,全产业链都会难以盈利。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