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rights reserved ©2021 Jinko Power.Powered by Webfoss.浙ICP备15009312号-1
2025-07-02
在光伏与储能行业迅猛发展的当下,效率与安全的双重挑战如影随形。传统方案面临的瓶颈日益凸显,行业迫切需求底层硬件的革新。
作为存储龙头企业与国产32位MCU领军者,兆易创新在国内半导体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兆易创新是如何以其MCU为核心,为能源系统的智能化与高效化注入新动能的呢?其技术路径如何直击行业痛点?未来又将如何卡位“光储充智”融合的万亿赛道?
在近日举办的 SNEC 2025光伏展期间,OFweek维科网编辑有幸采访到了兆易创新MCU事业部高级市场经理柯亚军先生与产品市场经理毛明歌女士,围绕该公司近年来在技术创新、业务布局及未来规划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深度解析兆易创新在数字能源领域的破局之道与前瞻布局。
兆易创新SNEC 2025展台
直面痛点:效率与安全的“双刃剑”
众所周知,光伏产业在蓬勃发展的背后,始终面临两大核心痛点问题:系统效率提升已逼近物理极限,而安全风险则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容忽视。
(1)效率之困。柯亚军指出,传统逆变器架构因涉及DC-DC转换环节而面临能量损耗问题,且系统复杂度也制约了功率密度的提升。尤其在追求极致度电成本的今天,每提升0.1%的效率都意义重大。同时,储能系统的规模化部署,对电池管理的精度、均衡能力和系统级协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方案在成本控制与性能优化之间难以找到理想的平衡点。
(2)安全之虞。直流拉弧堪称光伏电站的“隐形杀手”。毛明歌表示,传统基于FFT(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检测方案误报率居高不下,有时甚至超过30%,导致用户“狼来了”心理,最终可能弃用或关闭检测功能,从而为电站安全埋下重大隐患。而在储能领域,热失控风险更是悬在行业头顶的利剑,对电芯监控精度和系统级保护响应速度提出了极为严苛的要求。
破局之道:MCU为核,AI赋能,全栈出击
面对种种挑战,兆易创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公司以高性能MCU为数字基座,融合了AI算法与系统级设计理念,为客户提供覆盖能源生产、存储、管理全链条的“芯”方案。
(1)重构效率天花板:GaN+MCU的“化学反应”
本次兆易创新展出的500W单级光伏微型逆变器方案,正是效率革命的代表作。
兆易创新500W单级光伏微型逆变器方案
据毛明歌介绍,该方案由公司与纳微半导体深度合作打造,采用GD32G5系列MCU驱动纳微的双向GaNFast?氮化镓功率芯片。其最大创新在于“化繁为简”,采用单级一拖一微型逆变器架构,直接省去了DC-DC变换环节,提升了功率密度并降低器件能量损耗。这并非简单的器件堆叠,而是控制算法与功率器件的深度融合。通过优化调制策略与软开关技术,该方案实现了峰值效率超过97.5%,CEC效率97%,MPPT效率更是高达99.9%,最大化提升光伏能量输出。
毛明歌强调,这意味着能量追踪损失近乎为零,同时,高集成设计显著减小了体积,降低了整体BOM成本,使高效性能真正惠及终端用户。
(2)破解储能安全与管理难题:模块化、智能化、可扩展
随着工商业储能需求的持续增长,兆易创新联合中电港推出了三级架构智能BMS方案。
兆易创新工商业储能BMS方案框图
毛明歌在介绍该方案时强调,规模化储能的关键在于系统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易于管理的特性。该方案以GD32F527(BCU)、GD32VW553(通信)、GD32F303(BMU)等MCU为核心,具备多项优势:
1)自动编址,摒弃了易失效的物理拨码,提升了系统的长期可靠性;
2)智能均衡,优化了电池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
3)灵活扩展,单个BCU能管理16个BMU,并支持最多16个BCU并联组网,轻松应对大规模部署场景;
4)智慧运维,支持云端与本地双模式升级,大幅降低了维护成本和复杂度。
毛明歌还补充道:“安全是我们的底线。该方案集成了20余项分级保护措施,并支持多路继电器粘连检测,可以通过及时预警和处理来预防由于系统持续供电或无法关断带来的重大安全事故。”
兆易创新工商业储能BMS方案
除了MCU相关产品和方案,兆易创在本次展会中还带来了高精度模拟前端(AFE)芯片GD30BM1018(±2mV全温范围误差),和GD30BM2016(±5mV温范围误差)。GD30BM1018支持18串电芯测量以及隔离SPI通信,可用于大型储能和工商业储能应用,为客户提供更精准的测量与更全面的系统保护;GD30BM2016支持16串电芯测量,并支持高边驱动和低边驱动,可广泛用于光伏储能、户储、移动储能、两轮车、电动工具等应用。
兆易创新基于GD30BM2016的低压储能方案
(3)AI赋能安全:终结拉弧检测的“误报梦魇”
针对光伏直流拉弧检测的误报难题,兆易创新已用AI技术成功破解。
据毛明歌介绍,传统方法或人工经验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电弧特征时显得力不从心。为此,兆易创新基于GD32H7和GD32G5两大MCU平台,开发了先进的AI算法模型。该模型如同一个具备深度学习能力的“黑盒”,能够精准识别极其细微和复杂的电弧特征模式。
其中,GD32H7方案(600MHz)专为大型工商业电站设计,支持14通道同步推理,能在1ms内完成4096点数据的实时推理,确保了多通道下的极致安全。而GD32G5方案(216MHz)则针对成本敏感的户用市场,提供轻量级AI模型,满足1-4路典型需求,实现了性能与成本的最优平衡。
毛明歌强调,通过在真实场景中积累并训练海量样本,兆易创新的方案在工程意义上实现了100%的检出率和低于0.1%的误报率,从根本上解决了用户的后顾之忧,让安全防护得以真正落地。
角色定位:不止于芯片供应商,更是数字能源的“赋能者”
在兆易创新的整体布局中,MCU业务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据柯亚军透露,兆易创新在数字能源领域的目标远不止于提供高性能的MCU芯片。
公司以MCU为核心的数字能源解决方案,相较于传统方案,在实现系统智能化与高效化方面具备三大核心优势:
其一,全链路协同提效。打破传统能源系统发电、储、用环节的孤立运行状态,通过全链路数字化实现各环节实时数据贯通与智能协同,大幅提升了整体系统能效和经济性,有效降低“弃光”“弃风”率。
其二,数据赋能可调度。确保关键能源数据的实时、可靠采集与上云,为电网和运营商提供精准的决策依据,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调度。不仅有助于能源资产参与电力市场和需求响应,还能获得额外的辅助收益,使其经济价值和运营收益最大化。
其三,主动安全保障。变“被动响应”为“主动防御”。通过基于MCU的智能终端与传感器网络,对能源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智能分析与早期预警,大幅降低了安全事故风险和非计划停机的概率,保障供电的连续性与系统的可靠性,尤其满足数据中心等高可靠场景的需求。
兆易创新深刻洞察到数字能源作为未来必然趋势的发展机遇,致力于为数字能源转型提供强大的底层支撑。凭借独特的全栈式产品布局和平台级支撑能力,兆易创新能够为能源数字化提供更全面、更协同的硬件平台解决方案,满足从数据采集、边缘处理、通信传输到存储控制的全链条需求,创造出可量化的提升经济性、增加运营收益及降低安全风险的核心价值,已成为客户构建高效、安全、智能未来能源系统的可靠伙伴。
前瞻布局:锚定“光储充智”融合的未来
面对光伏、储能、智能电网加速融合的趋势,兆易创新在MCU架构设计上已展开前瞻性规划,柯亚军将其概括为三个核心方向:
(1)持续突破算力瓶颈。为应对更复杂的能源管理算法、对效率密度的极致要求以及新型功率器件(如SiC/GaN)的应用,MCU需具备更强的实时处理能力。未来1-2年内,公司将推出新一代MCU,其主频更高、并行处理能力更强,旨在为下一代高密度、高效率的数字能源系统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
(2)深化控制精度。兆易创新致力于成为“性能顶尖且开发者友好”的工业控制核心。公司不断优化MCU在实时控制环路中的精度、响应速度及确定性,并通过完善的开发工具链和参考设计,大幅降低客户开发门槛,加速产品上市进程。
(3)全方位加固安全架构。安全是能源系统的生命线。目前,公司已在GD32F5等现有产品中融入了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功能。未来将进一步提升安全等级,引入更先进技术,打造从芯片硬件层到系统软件层的多层次纵深防护体系,满足如BMS等关键应用日益严苛的安全需求。
总之,兆易创新将紧密围绕“更高算力、更优控制、更强安全”三大核心方向,不断推进MCU架构的创新与迭代。公司致力于为光伏、储能及智能电网的深度融合提供高性能、安全可靠且易于开发的处理器平台,赋能客户打造前瞻性的智能化、高可靠性数字能源系统。
尾声:以“芯”破局 书写产业升级新范式
当前,能源革命浪潮席卷全球,新能源产业正以颠覆性姿态重构世界经济的版图。
作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技术领军者,兆易创新立足存储与控制双赛道优势,以芯片为支点撬动智慧能源变革,致力于成为智慧能源世界不可或缺的“数字底座”构建者与赋能者。
公司以“芯”破局的实践,书写了从“追赶者”到“赋能者”的产业升级的新范式。此举不仅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在关键领域实现自主创新树立了典范,更为全球能源的绿色、智能、安全转型贡献着不可或缺的“芯”力量。(光伏初心)